联系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服务热线:400-636-2511
18606341708

新闻中心

首页>>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手机:18606341708

电话:400-636-2511

粮油经销商如何做到淡季不淡

点击数:2502024-04-28 15:17:34

在调味品行业中,4月至6月被普遍认为是销售淡季。随着气温升高,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趋向清淡,外出就餐活动也相对减少,这无疑会对粮油产品的销售造成影响。在此期间,许多经销商可能会陷入“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”的消极状态,静待下一个销售旺季来临。然而,对于粮油经销商来说,“淡季不淡”的可能性依然存在。

首先,运用适宜的促销手段至关重要。当粮油行业步入销售淡季时,不少经销商会选择推出产品促销活动以提振销量。尽管降价促销在短期内能有效刺激销量增长,但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促销策略,才能吸引二批商和终端店铺补货。一位拥有近十年粮油经销经验、代理众多知名品牌、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的大商,就深谙如何在淡季中保持销量。他主张不仅要争取厂家提供更多支持,加强双方沟通合作,共同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确保销量增长且实现厂商双赢;还需精心挑选促销品类,避免在夏季推广不受欢迎的产品,如辣椒酱等。相反,将此类相对滞销的品类作为赠品,与销售较慢的产品捆绑促销,往往能显著提升销量。

此外,在促销过程中,必须确保甚至提高二批商和终端店的利润空间,因为他们在这个销售淡季面临的销售压力较大,进货积极性较低。只有保障他们的利润,才能真正拉动销量。同时,积极开展终端店的市场推广活动,让消费者直接感受到优惠,从而激发购买热情,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产品销量,也能增强终端店在淡季的经营信心,促使他们在旺季到来前增加库存储备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,建立良好的口碑,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。

在销售淡季,维护稳定的“客情关系”同样必不可少。经历了高强度的销售旺季后,淡季正是行业休整和经销商深入与客户建立紧密关系的最佳时期。大部分经销商会通过走访新老客户,赠送样品等方式维系客情。关键在于,要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差异化的“淡季服务”,而非一概而论,只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彰显真诚,并通过定期进行客户需求调查,既能掌握市场一手信息,又能进一步巩固与客户的关系,真正做到“同舟共济,共享荣辱”。

鉴于消费者对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求的不断提高,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淡季的销量。许多客户不再大量备货以应对销售旺季,而是选择少量进货度过淡季。因此,经销商需随之调整销售策略,若仍依赖传统的客情关系强行压货销售,不仅无法提升销量,反而可能损害客情关系。反之,若能在淡季采取灵活的小批量配货策略,以增进客情,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另一方面,要在淡季推动市场开发和渠道完善。“旺季盈利,淡季蓄势”,这是淡季营销的核心理念。虽然淡季销量下滑,但利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,扎实做好市场拓展、新产品铺市等工作,旺季所收获的回报将远胜于淡季的销量损失。

在淡季运作市场时,核心是提升市场控制力,关注热销产品的动态以及渠道销量的变化。经销商应及时更新自身代理的产品线,引进新品吸引新老客户,并抓住新品上市铺货的机遇,借助厂家的支持力量,重点进行新客户的开发。同时,果断淘汰销售状况不佳的产品,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自己的主打市场。

此外,各销售渠道在调味品销售淡季的表现不尽相同,即使是同一渠道内不同终端的反应也可能各异。比如,餐饮渠道受淡季影响的程度可能大于流通和商超渠道,夏天虽然传统餐厅对调味品的需求减少,但户外烧烤业的需求却显著增加。因此,经销商应密切关注各个渠道的销量波动及其规律,细致分析市场,同时重视空白市场的发掘,关注客户结构的多元化,构建起能够在淡季稳定销售的渠道网络,以达到“淡季无淡”的效果。

在品类管理上,适时丰富产品组合并实行搭配销售亦是应对淡季的有效策略。并非所有调味品在淡季都面临销量下滑,经销商只需巧妙搭配各类别产品,就能避免整体销量明显受挫。例如,在夏季,辣椒酱、辣椒油等含辣椒成分较高的产品销量通常会下降20%至30%,而酱油、蚝油等日常品类销量则相对稳定,与此同时,泡菜、酱菜等品类却从六七月份开始进入销售旺季,销量显著提升。基于这一特点,经销商可在夏季增加泡菜、酱菜类别的供应,并针对不同产品和销售阶段策划多层次的促销活动,加大对畅销产品的推广力度,以此带动滞销产品的销售;也可将少量滞销商品作为赠品处理,这样既刺激了淡季销量,又妥善处理了库存。

同时,多品牌代理的优势在于为二批商提供了丰富的进货选择,便于他们配货,从而增强了客户粘性,稳定了客户基数和总体销量。

综上所述,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品类组合,及时适应销售淡季的特点调整策略,实施有针对性、多层面的促销活动,以及强化客情维护和市场开发,调味品行业的销售淡季也能充满活力。面对销售淡季,每位经销商都有各自的应对策略。上述案例和经验可供参考,但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才是制胜的关键。
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